B體育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,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,鼓勵南方有條件的地方推行“稻-稻-油”種植模式,也就是在一年內種植“雙季稻和一季油菜”三茬作物的模式。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和南北的氣候差異,使得農作物的種植周期各不相同,那么如何在獨特的緯度下,拓展出更多的糧食增產空間呢?一起看記者的春耕一線度的“種植日記”
邦:以前想都不敢想,栽種兩季水稻,田就放著閑置,現在可以種兩季水稻,再種一季油菜,把空閑的田充分利用起來,讓老百姓增收??茖W合理規劃 制定“作物成長日記”
“作物成長日記”既是時間表,也是“稻-稻-油”輪作種植的路線圖,那么這份“作物成長日記”是如何制定出來的呢?
由于所處的緯度特殊,在鷹潭市余江區,大部分農田每年只是種植兩茬水稻。這些年,當地政府想在全域推廣“稻-稻-油”三季輪作種植模式,以增加糧油產量,但如果按傳統種植方法,種兩季水稻加一季油菜收獲需要450多天,種植茬口、技術、品種等難題很難解決。為了找到解題的突破口,當地農業部門先后到全國各地調研。去年,余江區引進了一支由中國農科院專家指導的國內專業農業團隊,為了保證在一年365天內能成功種出三茬作物,他們對當地作物生長的規律及氣候進行了詳細考察研究,對每個時間段種什么作物、如何管理都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。
黃志浩告訴記者,良種加良法再配上機械化的操作,讓作物的生長周期大大縮短,過去茬口卡不準、種植時間緊的問題得到了解決。
目前,江西“稻-稻-油”多熟制輪作模式已在11個地市推廣,覆蓋了107萬畝水田。
更多
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,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,鼓勵南方有條件的地方推行“稻-稻-油”種植模式,也就是在一年內種植“雙季稻和一季油菜”三茬作物的模式。在種糧大戶吳秋邦的1000畝地里,去年試種的一季油菜剛剛豐收,眼下他正忙著栽插早稻。江西、湖南、浙江等省份正在陸續開展“稻-稻-油”三季作物試點試種,預計全面推廣后,糧食增產空間在300多億斤以上。